
会上张国强提出,作为名人专题馆,未来的工作,首先,在学术研究上要有深度,深入研究名人的生平事迹、艺术成就及其对当今社会文化的意义。其次,在工作定位上要有高度,打造成为人文旅游的承载地和佼佼者。第三,在队伍建设上要有梯度,创造条件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,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,同时吸纳优秀专业人才,补充加强队伍。
会上周文英提出,两馆不仅是展示的窗口和学术研究的平台,也是打造“书画之城”的载体,更是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载体。未来将对接多平台,共同建设智慧艺术馆,拓展多渠道,开展多领域合作,推广宣传松江人文艺术。
会上金冬云指出,首先,两馆要着眼“书画之城”的高度,突出目的地建设,工作要在提升学术的深度和扩大影响力方面下功夫。一是场馆建设上,聚焦空间感染力氛围营造,以生活空间打造为目标,融合中国元素,形象演绎名人馆目的地效应,多措并举,展示人文高度;二是展览与活动上,每年推出重点展览,加强馆主系列研究和主题研究,加强研究人员的培养,讲好有趣、生动的故事,以便广泛传播;三是公共服务上,以观众游客为出发点,加强展览的传播研究,讲好馆主故事,便于游客了解馆主,为公众打造走进名人艺术世界的第一扇窗。其次,两馆要着眼高质量发展,强化自身建设,提升业务能力,增强文化自信。一是强化工作机制建设,定思路,深发展,要有深入打造本馆平台的持家意识与自身建设意识;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,加强业务学习,适应行业更新迭代节奏,在研究、策展与活动传播上,强化专业意识;三是借智借力,以学术平台高度与学界开展广泛对接;四是注重底线思维,带好队伍,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,严格遵守内审内控制度,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。